無懼COVID-19,2020年收藏家依然活躍於收藏活動中 by Brian Boucher

無懼COVID-19,2020年收藏家依然活躍於收藏活動中

Brian Boucher

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發表2020年度首半年的研究報告,透視藝術市場走勢

由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發表的《2019新冠病毒對藝廊行業的影響》可按此下載。


當2020年新冠病毒疫肆虐全球,正如對全球和藝術市場的影響一樣,這一切都會記載於歷史中。藝術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藝術展被迫取消,藝廊面臨短暫閉館,主要的場館和活動也都紛紛關閉,而這些往往都是收藏家以前來支持藝廊和藝術家的重要管道。巴塞爾藝術展和瑞銀集團共同出版,由藝術經濟(Arts Economics)創辦人Clare McAndrew博士撰寫的《2019冠狀病毒病對藝廊行業的影響》2020年度中期調查報告,提供了這個歷史性時期的早期研究調查。報告將藝廊收入所造成的影響具體量化,同時記錄了線下展覽廳關閉後迅速轉移至網上平臺的藝術大環境。

「疫情給藝廊行業帶來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挑戰。直至2020年上半年,藝廊的整體銷售額已經下降36%,多數藝廊也將面臨進一步下滑的趨勢,而大大小小的藝廊都不得不暫時放假或解雇大量員工。疫情將繼續對那些已經面臨財務風險的企業構成重大挑戰,甚至可能打亂那些財務安全的企業生存或前進的步伐。根據這場危機的各個階段所持續的時間、提供和獲得的支援,以及隨後帶來的衰退有多深、多長時間,2020年可能會對我們所知的藝術世界呈現前所未有的韌性或帶來永久性的改變。」Clare McAndrew博士指出說。為了獲得報告中提到的分析資料,巴塞爾藝術展聯絡了全球60個國家的795家現當代藝廊,以及在美國、英國與中國香港的360位高淨值藏家。

「這項研究反映了我們這個行業在2020年上半年所面對的許多重大挑戰,同時也預示了未來可能的阻礙。」巴塞爾藝術展美洲總監Noah Horowitz說道:「從這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同樣反映出的是藝術群體的共同參與、使命感和群體意識,而這種意識也繼續定義著藝術市場的絕大部分,對我們的未來仍然至關重要。」

Bruce Nauman《Untitled (Hand Circle)》(1996)。作品由卓納畫廊於2019年邁阿密海灘展會呈現。
Bruce Nauman《Untitled (Hand Circle)》(1996)。作品由卓納畫廊於2019年邁阿密海灘展會呈現。

總體而言,六分之五(83%)的藝廊銷售額出現下滑,一如大多人所料,這對藝廊來說是極其困難的時期。而且,整個行業的損失也幾乎是有著明顯差異。現有的藝術力量不平衡進一步加劇,那些規模較小的藝廊銷售跌幅最大:年銷售額在25萬到50萬美元之間的藝廊銷售額跌幅接近一半(43%)。由於疫情在全球藝術市場佔有最大份額的美國依舊尚未緩解,這些損失在今年下半年也不會得到改善。

近年來,藝廊一直指望從藝術展中獲得相當大的一部分收入,因此大部分重要藝術展的取消給他們帶來了沉重打擊。在疫情到來之前,某些藝廊的年銷售額中,有46%來自這些藝術展活動,但這一比例在2020年上半年降至16%。曾經,藝廊主們都在抱怨他們的日程被安排太滿了,他們可能會把這次放緩作為重新評估的機會;許多人也說他們在2021年可能會減少參與藝術展的頻率。值得注意的是,那些每年超過1000萬美元銷售的藝廊對2021年參加藝術展期望數目的減幅是最大的,平均而言,他們希望在2021年將參加次數從7次減少至4次,或許這也是因為他們的線上銷售和展示一直呈現良好勢態。

在整個藝術行業,儘管藝術展在今年相繼取消或推遲,但隨著藝術行業也進入到最遠的社交距離範圍,網上銷售額卻顯著上升。雖然藝術領域適應互聯網時代的速度總體上比較慢,但藝廊終於看到了變革的必要性,一些資料也說明了這一點:藝術作品在網上銷售中的份額從2019年的10%上升到2020年上半年的37%。

藝廊將銷售轉向網上的一個意想不到的好處可能是,藝術收藏家不再受到地域的束縛,藝廊也開始嘗試尋找新的買家。當新的連接被建立時,這也能會走向未來某種強大能力的釋放。那些在網上進行銷售的藝廊主,有超過四分之一的銷售額是來自此前從未與他們有過交易的買家。與此同時,年營業額低於25萬美元的藝廊也證明了自己最善於擴大客戶基礎:超過三分之一(35%)的線上客戶是新買家,而藍籌藝廊(銷售額超過1000萬美元)吸引到新客戶的數量只有前者的一半。

Bergamin & Gomide在2019年邁阿密海湩展會呈現Amadeo Luciano Lorenzato作品
Bergamin & Gomide在2019年邁阿密海湩展會呈現Amadeo Luciano Lorenzato作品

一個不容忽視的調查結果是,儘管許多人的心思都放在了比藝術更緊迫的事情上,但收藏家們卻對他們的收藏興趣表現出一種堅定不移,甚至不斷增長的追求。無論是在網上還是親臨現場,幾乎所有高淨值人士(92%)都在2020年上半年收藏了一件作品。儘管全球局勢不穩,股票投資組合效益也有所下滑,但仍有16%的收藏家在上半年花費了超過100萬美元以用於藝術收藏。消費最高的群體是千禧一代,這一群體中有六分之一的人的支出超過100萬美元,而嬰兒潮一代中只有4%的人的支出超過100萬美元。四分之三的收藏家在此期間曾親身來到藝廊:儘管需要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仍然有41%的藏家是親臨藝廊購買作品,也有38%的藏家則是通過藝廊的網站或網上展廳購買藝術作品。

從2020年開始,高淨值的藝術收藏家對購買藝術作品的興趣有所增加,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待在家裡,並在網上研究自己的愛好;也可能是因為他們受到啟發,想要更深入地支持經歷艱難時期的藝廊和藝術家。在報告中顯示,至少有59%的人是這樣認為的,而近三分之一(31%)的人表示,他們的收藏興趣在上半年有所增加。

儘管未來是不確定的,許多藝廊可能被迫永久關閉,但我們是依舊要保持樂觀的態度,因為一些年輕藏家也表現出了他們對於支持藝廊和藝術家的意願,而這些積極的藏家也表示,是疫情讓他們對當代藝術收藏更加有興趣。

頂部圖片:Victoria Miro於2019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呈現Grayson P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