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象派女畫家及其代表藝廊經營者的崛起 by Wendy Vogel

具象派女畫家及其代表藝廊經營者的崛起

Wendy Vogel

Pilar Corrias代表的藝術家對藝術史徹底地重新解讀


2014年,藝評人Walter Robinson撰寫了一篇著名的關於僵屍形式主義(Zombie Formalism)的文章,表達了對抽象主義的陳腐修辭的惋惜。就在這個時候,另一種流派起死回生—具象繪畫。經過多年的蟄伏,對人體的描繪在當代藝術中突然間隨處可見。具象繪畫的在藝術市場上的供給與需求在2020年代處於一個活躍及良好的狀態。

在藝術史的洪流中,書寫歷史的人沒有被遺忘,但如女性、非二元性別人士及非雄性生物等刻畫物件則被邊緣化。這也證明了具象繪畫是一個富有創造力的領域,即使它不能在美學或創作手法中統一起來。艾米謝拉德(Amy Sherald)和喬丹卡斯蒂爾(Jordan Casteel)等後起之秀通過關注種族重燃了肖像畫的流派,而Sarah Slappey和艾米莉梅史密斯(Emily Mae Smith)等畫家則將超現實主義與波普藝術融合在一起。其他藝術家採用直接明瞭的手法來描繪女性的身體,如吉娜比弗斯(Gina Beavers)的三維油畫。

Gina Beavers《Pink Ombre Lip》(2019),由Marianne Boesky Gallery(紐約市、阿斯彭)於2019年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中呈現。
Gina Beavers《Pink Ombre Lip》(2019),由Marianne Boesky Gallery(紐約市、阿斯彭)於2019年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中呈現。

然而,這種具象創作不同於1980年代早期藝術市場上極富表現力的油畫。弗朗切斯科克萊門特(Francesco Clemente)、桑德羅基亞(Sandro Chia)和朱利安施納貝爾(Julian Schnabel)是由男性藝術家主導的新表現主義代表藝術家,他們以神話主題來回應1970年代的概念主義。倫敦藝廊主琵拉柯芮斯(Pilar Corrias)回首自己還是藝術生的那段時光,她記得被新表現主義冷落的體驗。她回憶說道:“當時他們關注古典主義,而我卻一點共鳴都沒有。”在哥倫比亞大學修讀習藝術史並在《Artforum》實習期間,柯芮斯接觸到了一些後現代女權主義藝術家的作品,如珍妮霍爾澤(Jenny Holzer)、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和Kiki Smith。柯芮斯表示:「她們是第一批打動我的藝術家。」

柯芮斯關注女權主義的政治取態潛移默化地投射到了她於2008年設立的同名藝廊柯芮斯畫廊。她說道:“我知道我展示了很多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但這並不是我在開設藝廊起初就打算做的事情。”如今,柯芮斯畫廊代表的30位藝術家中有20位是女性,其中10位藝術家也恰好專注於具象繪畫。

藝廊經營者 Pilar Corrias攝於2021年。由Mark Blower拍攝,並由Pilar Corrias(倫敦)提供。
藝廊經營者 Pilar Corrias攝於2021年。由Mark Blower拍攝,並由Pilar Corrias(倫敦)提供。

與其認為這些藝術家運用了同一種技術,柯芮斯認為藝術家之間有一條共同的主線,她們都從女性的角度來改寫藝術史的敘述,這種政治化的觀點是柯芮斯畫廊的基因。2007年,在柯芮斯開設藝廊之前,她在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Rijksakedemie)念書時發掘了畫家Tala Madani。現駐洛杉磯的Madani是土生土長的伊朗德黑蘭人,當時藝術家只專注刻畫男性裸體。柯芮斯回憶道:「男性畫女性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了,但是Madani只畫男性。」她馬上對Madani如何詮釋想像中有點笨拙、滑稽甚至遲鈍的人物主角感到讚歎:「她讓你質疑男性陽剛氣質的刻板印象。」

Madani早期的男性繪畫充滿了批判性的幽默,而柯芮斯畫廊代理的其他幾位元藝術家則持續挑戰女性性取向在藝術中的表現。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將會呈現的29歲的希臘裔藝術家Sofia Mitsola,在其畫作中借鑒了希臘神話和埃及雕塑的元素,她的作品將由柯芮斯畫廊呈現於今年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柯芮斯形容Mitsola筆下的女神和神話生物是相互對抗的,而不是被動消沉的:「她們並沒有被消耗,相反,她們主動出擊。」自柯芮斯於2019年在Jerwood Space第一次瞭解到Mitsola的實踐,藝術家的作品愈發和性相關,但同時在性別方面卻是模糊的。非裔美國藝術家Tschabalala Self的作品將繪畫與織物拼貼結合起來,讚美並維護充滿爭議的刻板印象。柯芮斯表示:「與Madani相似,Self強調女性的身體部位,並把對這些部位的解讀交給觀眾。」她的作品描繪了誇張且性感的身體,迫使觀眾審視自己對種族、性別和體型的偏見和欲望。

生於伊拉克,駐紐約藝術家Hayv Kahraman的風格借鑒了日本和波斯的微型畫的傳統,她最近轉向了刻畫女性雜技演員。她的創作就情色作出了模糊的探討。柯芮斯說:「你被那些不同尋常卻又有點怪異的作品吸引著。」Kahraman的作品描述了非西方女性充滿情色和異域風情的一面,「她確實拓寬了‘異質性’的概念。」

對於柯芮斯畫廊代理的一些藝術家來說,流動性成了一種政治立場。柯芮斯談及駐洛杉磯畫家克莉絲蒂娜誇爾斯(Christina Quarles)時說道:「這些作品通常被認為與性有關。對藝術家而言,她的創作關乎的是性別身份曖昧性的不固定。」從畫中人物的數量到他們彼此之間的關係,誇爾斯作品中許多元素的詮釋都是開放的。柯芮斯說道:「他們是男人還是女人?我們不知道當中人物的種族,我們也不知道他們是充滿愛意還是懷有敵意。」同樣地,尚未知的還有誇爾斯究竟是通過大自然還是數位的方式獲取雨滴、樹木和鮮花。「你不確定它是來自現實還是創建於電腦。這種模棱兩可非常重要。」

一些具象藝術家則擺出了社運家的姿態。Gisela McDaniel是一名來自底特律的年輕藝術家,她的首個個展將由柯芮斯畫廊在2022年呈現,帶來曾遭受性別暴力的女性和非二元性別人士的肖像畫。McDaniel在繪畫中融入了對被她刻畫的模特而言很重要的物體元素。柯芮斯解釋道:「為了保護他人的身份,McDaniel過去常常讓她的刻畫物件戴上面具。就像留下的疤痕,臉上有殘留物,或把面具摘掉。」除了這些油畫,藝術家還附上了刻畫物件在採訪中討論他們治癒過程的錄音。柯芮斯說道:「你會看到關於戰爭和暴力的歷史繪畫,性暴力在世界上無處不在卻很少從倖存者的角度展開描述。」

這些女性藝術家並沒有將具象繪畫的父權歷史看作一種限制,反而將這種歷史看作是一種尚未開發的可能性。在挑戰歷史的過程中,她們的創作在深入探索了模糊的邊界性、詼諧的幽默幽默和無畏的自我反思中繼續探索。

Pilar Corrias 藝廊將參與2021年5月19日至23日舉辦的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Wendy Vogel 是駐紐約的作者。

頂部圖片: Gisela McDaniel《Look back/Look forward》(局部)(2020)由藝術家和倫敦Pilar Corrias藝廊提供。


Discover more related content be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