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世代(1965年至1980年出生)長期以來被視為夾在嬰兒潮一代(1946-1964年出生)和千禧一代(1981-1996年出生)之間「被忽視的中間兒」,如今正迎來收藏的黃金期,並在全球各地的董事會和領導層發揮著重要影響力。根據《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收藏調查報告》(Art Basel and UBS Survey of Global Collecting 2024),X世代現已成為藝術市場的主力軍。該調查涵蓋了3,663位高凈值人士(HNWI),數據顯示,X世代收藏家在去年超越千禧一代,成為最大的藝術消費群體,平均支出較2022年增長3%,達到578,000美元。這一領先趨勢延續至2024年上半年,X世代的藝術消費水準比千禧一代高出三分之一,是嬰兒潮一代和Z世代的兩倍。這與2022年的趨勢相反,當時結果顯示千禧一代的平均支出最高,主要來自少數極高消費人士。幾代人之間的支出中位數更加一致,這消除了最高支出者的大部分影響。儘管如此,2023年千禧一代的平均支出大幅度下降54%,低至39.5萬美元。有人認為這表明,年輕收藏家相比與老一輩受到更嚴重的經濟不確定性打擊,也反映出投機性買家由於新興或超當代藝術市場的下滑而減少。相反,經歷過數個藝術市場周期而維持更多信心,也更為成熟的X世代收藏家似乎會轉向價格更高的及有經驗的藝術家。
紐約藝術顧問Adam Green說到:「隨著累積的財富越來越多,嬰兒潮一代和X世代可以輕鬆地收藏從新興藝術家到知名人士不同價格的作品。相比之下,千禧一代傾向於關注他們時代中的新興或中生代藝術家。隨著新興藝術家的市場落寞,促進了更大程度的挑選,老一輩的財政資源使他們能夠優先考慮價格更高、更成熟的藝術家。」根據領導全球的宏智國際顧問有限公司(Development Dimensions International)的數據,X世代平均擁有20年職場經驗,目前在全球高層領導職位中佔據51%。他們大多已通過收入、儲蓄、或繼承,積累了可觀的可支配資金。常駐倫敦的南非裔收藏家、律師Liesl Fichardt表示:「相比購買奢侈品手袋,他們更傾向於投資別具意義的物品,比如優秀的藝術品,這些作品能豐富他們的日常生活。當然有部分人是為了投資和轉售而收藏,但更多則是出於熱愛藝術,想要將其融入自己的生活。」《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收藏調查報告》顯示,相比其他世代,X世代更偏好古董和裝飾藝術品,這表明家居和室內設計在他們的收藏決策中佔據重要地位。
儘管X世代在美術、裝飾藝術和古董方面的平均支出最高,但千禧一代在珠寶、寶石、手錶以及老爺車、遊艇和私人飛機等奢侈品領域佔據主導地位。嬰兒潮一代則偏好投資酒類,他們在葡萄酒、威士忌、烈酒以及奢侈品手袋和運動鞋方面的平均支出最高。
X世代的購買管道
根據《環球藝術收藏調查報告》,各年齡段收藏者參加藝術展會的頻率存在細微差異。2023年,嬰兒潮一代平均參加八場展會,Z世代為七場,而X世代和千禧一代則約為六場。到了2024年,各個世代收藏者的參展頻率趨於一致。
儘管各世代都偏好通過藝術經銷商購買藝術品,但X世代收藏家對藝術展會的偏好最高,達到32%,而千禧一代和Z世代僅為19%。Fichardt指出了參觀展會與在展會購買藝術品的區別:「展會是一種在地體驗,藝術是其核心,但同時也是學習和探索藝術界敘事與整體動向的良機。」她自己在展會購買作品時,「通常是在預展階段就已作出決定。」她總結道:「展會是從更廣闊的視角欣賞藝術、發現新作品的絕佳途徑。」
收藏家Fichardt作为倫敦昆鷹律師事務所(Quinn Emanuel)的合夥人,表示X世代會現身於藝術家可能會出席的小型藝廊晚宴上。Fichardt說道:「我認為千禧世代的情況不同。他們多數出現在更大型、更熱鬧、更酷的開幕派對上。他們通常本來就認識藝術家本人,並且會待到很晚。而X世代傾向於提前離開這些聚會,如果他們參加的話。」
《環球藝術收藏調查報告》中的另一項研究顯示,X世代更傾向於與藝術顧問合作。專業藝術顧問協會(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Art Advisors)的數據顯示,X世代收藏家佔其客戶總數的43%,成為最主要的客戶群體。下一個最大的客戶群是嬰兒潮一代,緊隨其後的是千禧一代。Fichardt提道,她觀察到許多X世代收藏家會與顧問合作,通常情況下,顧問是他們接觸特定藝術家的唯一途徑:「接觸藝術品的渠道仍然是一些藝廊的弊病,這是一場付費遊戲——在這個過程中,你需要購入你或許不喜歡的作品來支持藝廊,然後你才能購得你想要的作品。這種方法有很多缺陷,而且永遠不會為相關藝術家帶來好處。」
拍賣市場領軍者
X世代在拍賣市場也展現出強大實力。根據蘇富比的最新數據(包含奢侈品和藝術品)顯示,X世代是最活躍的競拍群體,而X世代和嬰兒潮一代是最活躍的買家。2024年,這兩個群體的支出超過其他所有世代,各佔總支出的接近三分之一。這些數據與2023年12月發佈的《Sotheby's Insight Report》相吻合。該報告指出,在100萬美元以上的藝術品市場中,X世代競拍者首次成為主要力量,佔比40.2%,超過了佔比39.5%的嬰兒潮一代。與全球收藏調查一致的是,千禧一代的活躍度較低。競標者在2023年的前6個月只佔13.5%,比2022年低16%。100萬至1,000萬美元區間通常是X世代買家的首選,許多人隨後會逐步提升他們的購買層級。
X世代的收藏偏好
根據《Sotheby's Insight Report》,X世代和千禧一代在新興藝術市場也特別活躍,例如街頭藝術家班克斯(Banksy,佔競標者84%)和當代雕塑家KAWS(佔84%)。
從2000年代初開始收藏的科羅拉多州收藏家羅尼.K.皮羅維諾(Ronnie K. Pirovino)是最早廣泛收藏KAWS的人之一。身為廣告創意總監,皮羅維諾對這位街頭藝術家早期的「廣告顛覆」特別著迷。當時KAWS會打開巴士站的廣告外殼並取下裡面的海報,在模特兒身上畫上卡通面孔,並用十字架作為眼睛。從那時起,作為藝術外行人的皮羅維諾就開始了收藏,透過社交媒體出現前流行的資訊網站(對於班克斯等藝術家來說,這種留言板仍然非常活躍)收集了大量KAWS收藏品。
2015年,這位收藏家表示他經歷了「關乎存在的時刻」,並決定自己「已經在這條KAWS之路上盡其所能」。在之後的四年間,皮羅維諾透過私人交易及拍賣,售出了所有他收藏的KAWS作品;2018年,他在達拉斯的海瑞得拍賣行(Heritage Auctions)上創下了50項拍賣紀錄。
自此,皮羅維諾的收藏漸趨多元化,囊括了羅伯特.納瓦(Robert Nava)、喬納森.查普林(Jonathan Chapline)、朱莉.柯蒂斯(Julie Curtiss)以及Adieny Nuñez和José Lerma等新興藝術家。他說道:「我經常關注拉丁美洲,因為這反映了我的文化背景。」皮羅維諾也收集CryptoPunks、Bored Ape Yacht Club、Pak和Beeple等的NFT。
儘管藝術界歷來在適應數碼創新方面進展緩慢,但皮羅維諾認為我們正處於真正變革的風口浪尖,特別是隨著原生千禧一代和Z世代群體的地位不斷提升。就目前而言,X世代處於跨越類比和數碼領域的有利位置。
年輕收藏家偏好非傳統或數位媒介的刻板印象並未在《環球藝術收藏調查報告》中得到印證。Z世代(和X世代)對繪畫的收藏比例最高,達到28%,而嬰兒潮一代最低,僅為22%。
X世代逐漸佔據高端藝術市場,他們在繪畫方面的支出也在不斷上升。2024年上半年,X世代高凈值人士在繪畫上的平均支出達89,330美元,領先於千禧一代(74,290美元),幾乎是嬰兒潮一代和Z世代買家支出的四倍。Fichardt開始收集紙本作品——她第一件購買的是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的一幅混合媒介的藍色鳶尾花——隨著收入的增加,她開始收藏繪畫作品。她收藏的80%是大型繪畫,15%是雕塑和陶瓷,5%是紙本作品。
從歷史上看,嬰兒潮一代一直主導著藝術市場,但這種情況也在改變。根據《Sotheby's Insight Report》,2018年至2023年上半年,嬰兒潮一代平均佔前50位藝術家競標活動的41%,其次是X世代(30%)和千禧一代(23%)。現在,年輕一代在高端市場的影響力日益顯著:根據蘇富比統計,2023年上半年,X世代和千禧一代在畢加索作品市場的競拍者中佔比達38%,而在巴斯奇亞作品市場的潛在買家中則佔比達57%。
未來十年,隨著財富大轉移,X世代將繼承約30萬億美元,這無疑將增強他們在藝術市場的購買力和主導地位。他們的品味較嬰兒潮一代更為多元,業界也正密切關注他們青睞的藝術家與奢侈品。
本文作者Anny Shaw是《藝術新聞》(The Art Newspaper)的藝術市場特約編輯,也是《Resist: Rebellion, Dissent & Protest in Art》一書的作者。
頁頂圖片標題: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Matthew Brown的展位現場。
2024年12月12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