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交替,藝術新生,全球正迅速湧現出新一代藝術收藏家。在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即將於本周開幕之際,巴塞爾藝術展邀請三位藝術界專家為新手藏家帶來藝術購藏的全部要點,這些寶貴經驗與獨到見解來自於參展藝廊亞洲藝術中心(Asia Art Center)的魏榮達、2024年首次在巴塞爾藝術展收藏心儀之作的藏家Ellie Huang,以及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

首次參觀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面對如此多藝術品,應該從何入手?

制定計劃並做好功課至關重要,這通常是一個令人振奮的過程。魏榮達解釋說:「像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這樣的大型藝術展會令人目不暇接,因此提前準備極為重要。提前研究展會資訊必不可少,包括查看參展藝廊和藝術家名單,留意特別項目或重點作品,並規劃一條既能涵蓋必看展位,又能有意外驚喜發現的參觀路線。」首次參觀者可能需要預留兩三天甚至更長時間,以便真正靜下心來培養眼力,感受展會氛圍,並充分欣賞展出作品。

在視覺超負荷的狀態下(太多精彩作品、人群和方向指示!),你並不孤單:「即使是專業人士也可能在展廳迷失方向,儘管我們設有一流的指示系統。」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總監樂思洋笑言。她建議新藏家確定感興趣的展區:「展區劃分有助於你聚焦想看的內容。我們設有『亞洲視野』(Insights)展區,展示亞太地區藝術家的作品,為這片土地提供歷史背景。如果你著重支持新晉藝術家,『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再合適不過。」

2024年首次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購藏作品的Ellie Huang,過去主要關注佩斯畫廊(Pace)和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等大型藝廊的呈獻,但最近開始關注小型藝廊,研究它們的起源和地區歷史。她仍會花數天時間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瀏覽藝術品,去年還在展會閉幕週末購入了一件在展位後房間發現的作品。

我從未購買過藝術品,但希望通過建立收藏來培養品味並盡可能多地學習。 該如何開始呢?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古老的格言也適用於藝術界和藝術市場。因此,要多到藝廊和博物館欣賞藝術品;閱讀展覽圖錄和藝術雜誌;當然,也要參觀藝術展會。

首次購買藝術品可能會讓人感到緊張,但培養眼力並看著自己的收藏逐漸成形是非常令人滿足的。不過,首先要評估自己的理由和動機。魏榮達說:「我們鼓勵已經對藝術有一定瞭解的人相信自己的審美經驗和直覺。他們可以從收藏真正欣賞且在經濟承受範圍內的作品開始。」

27歲的Ellie Huang就是這麼做的——她在母親的藝術收藏環境中長大,還在紐約度過了幾年時光,經常參觀該市的藝術展會和藝廊,培養了自己的獨到審美。魏榮達說:「對於仍在建立藝術認知的人,我們建議尋求資深藏家或藝術顧問的建議。」

樂思洋的建議則更加直接:「用眼睛買,不要用耳朵買!特別是年輕買家:買與你產生共鳴的作品,而不是聽說好的作品。」

我不該做

不要太衝動,不要盲目跟風,也別過度擔憂未來。魏榮達說:「不要僅根據市場趨勢或感知的投資潛力就倉促入手。收藏應該源於熱情和共鳴,而非單純經濟投機。」

我心儀一件作品,但超出了我的預算可以分期付款嗎?

不要因為價格而放棄追求心儀的作品:購買心儀的高價作品通常是可行的。魏榮達說:「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藝廊提供多種付款方式。」這可能包括分期付款,甚至折扣。「在某些情況下,為了鼓勵藏家首次購買,可能會提供小額折扣,但這完全取決於每筆交易的具體情況。最重要的是建立信任,確保藏家對自己的決定充滿信心。」

購買一藝廊的多件作品或收藏同一位藝術家的多件作品是個好主意嗎?

長期關注和支持一位藝術家的職業生涯,以及與藝廊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可能會帶來深刻的滿足感。但是否收藏同一藝術家的多件作品,這「取決於藏家的長期願景」,魏榮達說。「如果他們對藝術家的作品產生了深度共鳴,希望見證其藝術發展的歷程,那麼收藏多件作品或許很有意義。然而,新藏家也應讓自己的收藏多樣化,以培養對當代藝術不同風格和敘事的更廣泛理解。」在收藏的早期階段,要保持對新發現的開放態度,但也不要忘記最初的喜愛。例如,Ellie Huang總是關注她目前收藏的在世藝術家,了解他們的新作品。

我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購買了一件作品。該如何運回家呢?

其實有很多辦法。對於大多數作品,運輸通常要和藝廊商量。每個藝術品交易地區都有專業的運輸公司,它們精通藝術品運輸的各個環節,包括溫度控制和保險。魏榮達說:「如果涉及國際運輸,我們會向藏家解釋不同國家進口稅收的差異,確保他們在交易前充分了解情況。」

如果作品體積小且材質合適,可以放在行李中帶回去(當然,前提是得具備正規的海關文件)。在這種情況下,魏榮達表示,包括亞洲藝術中心在內的大多數藝廊都會確保作品妥善包裝,並在允許藏家隨身攜帶前評估風險

Ellie Huang喜歡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上購買藝術品,因為離家近(這也意味著如果她對某件作品感興趣,必須迅速做決定,因為未售出的作品會在展會結束後跟藝廊一起離開)。運輸藝術品有時需要一些巧妙的解決方案。比如,把畫從木框上取下來,卷起來放在圓筒容器裡運輸,然後在目的地由專業的藝術品裝裱師在新定製的畫框上重新繃制,這種做法並不罕見。如果需要,大多數藝廊也會提供臨時儲存服務。

如果我在購買一件作品時猶豫不決怎麼辦?

猶豫是很自然且常見的。魏榮達說:「我們經常鼓勵新藏家思考為什麼某件作品特別打動他們。它是否喚起強烈的情感或思考?多年後是否仍會欣賞它?如果仍然不確定,我們建議花時間重新觀看作品,並與其他選擇進行比較。然而,如果一件作品引起強烈共鳴,通常最好儘快行動,以免被他人買走。」Ellie Huang去年第一次購藏時就知道自己必須擁有那件作品:「那是我真正深度連接的東西。」它在2024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的第二天就吸引了她。在與藝廊交談、瞭解作品及藝術家背後的故事以及價格後,她毫不猶豫地買下了它。有時候,你就是知道答案。

我想買一件作品,但其他人也想要我該怎麼辦?

通常可以預訂作品,最好付個定金。魏榮達說:「如果藏家只是說感興趣,但一直拖著不買,我們會提醒他們,別的藏家也看中了這件作品。藏家要是真有意向,就該趕緊說清楚,早點行動。」不要拖太久,也別突然就沒了音信。

如何識其他收藏家?

成為藝術藏家,就如同融入一個充滿活力的國際社群。你可以參加巴塞爾藝術展的貴賓項目,與心儀的藝廊項目建立聯繫(在活動中,你一定會遇到其他藏家)。不妨看看當地是否有獨立的藏家團體(如果沒有,或許可以考慮創建一個)。

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最繁忙的日子裏,參與展廳以外的眾多活動。「我們不僅是藝術專業人士的聚集地,也是藝術愛好者和整個文化界的交匯點。」樂思洋解釋道,「尤其是疫情以來,我們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和媒介與創意產業建立聯繫——不僅在展廳,例如與大館當代美術館(Tai Kwun Contemporary)合作的『藝術家之夜』(Artists’ Night)。這是一個吸引資深藏家和年輕藏家的新活動。在這裡和其他活動中,我們可以展示超越展會所見的藝術。」


作者及圖片標題

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於2025年3月28日至30日舉行,按此購買你的門票。

大館「藝術家之夜」於2025年3月28日舉行,陸明龍、33EMYBW及其他藝術家將會呈現作品及表演。

本文作者Kimberly Bradley是一位常駐柏林的作家、編輯和教育工作者。她也是巴塞爾藝術展專題故事的特約編輯,也是巴塞爾展會和邁阿密海灘展會「與巴塞爾藝術展對話」(Conversations)的策展人。

頁頂圖片標題: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Sylvia Kouvali藝廊的展位

2025年3月20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