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 partnership with

藝術家申旻(Shin Min)榮獲「美高梅藝術探新獎」

該獎項與巴塞爾藝術展合作推出,藝術家將獲得50,000美元獎金,並與巴塞爾藝術展藝廊P21(首爾)分享,同時藝術家還將獲得澳門的客製化活動

In partnership with

藝術家申旻(Shin Min)榮獲「美高梅藝術探新獎」

該獎項與巴塞爾藝術展合作推出,藝術家將獲得50,000美元獎金,並與巴塞爾藝術展藝廊P21(首爾)分享,同時藝術家還將獲得澳門的客製化活動

In partnership with

藝術家申旻(Shin Min)榮獲「美高梅藝術探新獎」

該獎項與巴塞爾藝術展合作推出,藝術家將獲得50,000美元獎金,並與巴塞爾藝術展藝廊P21(首爾)分享,同時藝術家還將獲得澳門的客製化活動

In partnership with

藝術家申旻(Shin Min)榮獲「美高梅藝術探新獎」

該獎項與巴塞爾藝術展合作推出,藝術家將獲得50,000美元獎金,並與巴塞爾藝術展藝廊P21(首爾)分享,同時藝術家還將獲得澳門的客製化活動

In partnership with

藝術家申旻(Shin Min)榮獲「美高梅藝術探新獎」

該獎項與巴塞爾藝術展合作推出,藝術家將獲得50,000美元獎金,並與巴塞爾藝術展藝廊P21(首爾)分享,同時藝術家還將獲得澳門的客製化活動

作者:Emily McDermott

美高梅與巴塞爾藝術展攜手合作,在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共同推出「美高梅藝術探新獎」(MGM Discoveries Art Prize)。該獎項旨在表彰香港展會「藝術探新」(Discoveries)展區中最具原創性和創新性的作品,該展區專為全球新晉藝術家打造,以個展形式呈獻他們的前沿創作。今年,經由五位國際藝術專家組成的評審團遴選,藝術家申旻(Shin Min)摘得桂冠,將與其藝廊P21(首爾)共享5萬美元獎金。此外,申旻也將有機會前往澳門這座中國最具活力的文化旅遊勝地,探索其文化景觀。期望透過向澳門文化藝術人才展示其精彩作品及分享藝術歷程,啟發更多創意靈感。

美高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及執行董事何超瓊(Pansy Ho)女士表示:「美高梅與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有推動全球藝術和文化發展的共同願景,雙方攜手設立『美高梅藝術探新獎』,致力發掘創意無限的新晉藝術人才,為有潛性的新一代藝術家提供更大發展空間及鼓勵;同時,以文化盛事聯動港澳及國際,協助澳門開拓國際交流網絡。」

代表P21藝廊的申旻以「藝術探新」展區中呈獻的作品《Ew! There is hair in the food!!》(2025)脫穎而出,贏得評審青睞。這位韓國藝術家從自身在麥當勞和星巴克等大型企業從事高強度、低薪資服務工作的個人經歷中汲取靈感,探討服務業勞動的複雜性和殘酷現實,特別是與性別和階級相關的議題。她運用麥當勞薯條包裝等服務業常見的紙質物品,在其上繪製臉部和服飾,塑造成一組人物群像。

在今年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現場,P21藝廊的展位中央,一座名為「Semi」(2025)的巨型半身雕塑赫然矗立,其原型正是穿著星巴克制服的申旻本人。雕塑周圍環繞著身穿相同製服、頭戴髮網的小型雕塑,而展位牆面則佈滿藝術家繪製的相同形象。這些面容疲憊、憤怒甚至筋疲力盡的女性形象,生動展現了現實世界中服務業女性的集體堅韌。

申旻在獲獎感言中說:「這是我首次參與巴塞爾藝術展,看到幕後有許多為展會提供保安、清潔、餐飲服務的工作人員,希望我的作品能讓他們會心一笑,感受到被理解的溫暖。」P21藝廊的Soo Choi補充道:「這一獎項讓藝術家得以自由創作,我們對此無比感激,觀眾的喜愛也讓我們倍感欣慰。」

其他入圍該獎項的藝術家還有Kayode Ojo和Saju Kunhan,他們的作品分別由柏林Sweetwater藝廊和孟買Tarq藝廊呈獻。美國藝術家Ojo的展覽「Embouchure」(2025)以項鍊為核心意象,展位呈現的同名雕塑是一條由33支長笛串聯而成的巨型項鍊,從天花板垂墜而下,周圍環繞著一系列佩戴項鍊的人像攝影作品。雕塑和攝影是Ojo創作實踐的核心,他透過真實影像和更具概念性的手法探索人際關係、流行文化與虛幻的浮華。奧霍對長笛的興趣始於童年:小學時,他選擇學習長笛,不僅因為喜歡它的外觀,還因為長笛在課堂或表演時最容易假裝演奏。因此,長笛也成為Ojo探討「表演」本質的核心隱喻。

另一位入圍的藝術家Kunhan則專注於歷史檔案研究,反思遷徙、流離失所、身分認同、記憶、空間和時間等主題。他在「藝術探新」展區的作品《11th May 1980 Wedding Day》(2025)以獨具匠心的形式呈現在牆面上。藝術家從家庭婚禮相簿中的照片汲取靈感,最終以油彩繪製在回收的柚木上。展位同名作品由32塊面板組成,描繪了一對新婚夫婦或即將步入婚姻的情侶,畫面的背景是其親朋好友和一輛巴士。正如2022年Kunhan在Tarq個展目錄導言中所寫的:「家族史從來都是時代的縮影:地理變遷引發的各方面的動盪,常常會讓個體命運突然轉向。」Kunhan追隨這些軌跡,但他較少關注具象的實證,更多關注那些飄逝在感官深處、沉澱於記憶褶皺的微妙痕跡。」

評審團在獲獎評語中盛讚:「該獎項表彰申旻以敏銳的藝術視角與卓越的藝術追求,透過個人經歷與極具衝擊力的象徵手法,挑戰社會規範與體制中的不公平。」

今年的評審團由一眾藝術界專家組成:杜拜Art Jameel總監Antonia Carver、倫敦德爾菲娜基金會(Delfina Foundation)創始總監Aaron Cezar、香港亞洲藝術文獻庫(Asia Art Archive)執行總監何恩懷(Christopher K. Ho)、首爾朴栖甫基金會(Park Seobo Foundation)主席Sam Seungho Park,以及上海外灘美術館館長兼首席策展人朱筱蕤(X Zhu-Nowell)。

Woolfalk further fleshes out this world with pieces that deftly combine her handmade clothing and sculptures with digital projections, an audio tour created with New York’s Atlantic Acting School, performances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Ailey/Fordham BFA in Dance Program, and many more fanciful videos. This is the rare museum exhibition that has a wall label crediting a long list of collaborators/studio fabricators; as the artist once told Artnet News, ‘I believe different people – and different energies working in tandem – spark creativity,’ and she ensures those collaborators are acknowledged. She’s no guru, she insists, and it’s not just about her.

‘I didn’t want the work to be about my autobiography,’ she said. ‘I wanted it to be about the future-seeking utopian visions of my community.’

作者及圖片標題

美高梅(MGM)是大中華區領先的綜合度假酒店發展商,在澳門擁有兩家酒店,澳門美高梅(MGM MACAU)和美獅美高梅(MGM COTAI)。

身為澳門文旅領航者,美高梅以藝術、文化、娛樂盛事為核心。透過與全球藝術家的合作,建構藝術平台,潛心開拓豐富多彩的藝術之路,以原創及創新的方式塑造多元化的嶄新體驗,致力於推動澳門成為國際演藝及文化之都,與澳門共同邁進文化旅遊新世代。

Emily McDermott是一位常駐柏林的作家、編輯。

頁頂圖片標題:申旻在其名為「Ew! There is hair in the food!!」(2025)的展位上,圖片由美高梅提供

2025年3月29日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