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討論藝術市場時,我們有時會忘卻其核心:藝術家群體。無論是古埃及的雕塑家,還是Z世代的抽象畫家,正是他們的作品構成了藝術市場的根基。根據《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The Art Basel and UBS Global Art Market Report)統計,僅2024年藝術市場的估值就達到575億美元,其中商業藝廊與經銷商貢獻了60%的份額,這一數據凸顯了商業藝廊在這一複雜生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藝廊代理對藝術家的收入、曝光度乃至藝術遺產都至關重要。然而,藝術家的數量遠遠超過藝廊,獲得藝廊代理的道路充滿艱辛。那麼,藝術經銷商在擴大其藝術家陣容時通常會有哪些考量呢?

擁有獨特、鮮明且富有內涵的藝術聲音至關重要。「我始終希望為那些創作最具重要性與顛覆性的藝術家舉辦展覽,」當代藝術界領軍人物、倫敦賽迪HQ畫廊(Sadie Coles HQ)創辦人Sadie Coles如是說。她這份藝術野心鮮明體現在其藝廊兼收並蓄又精準犀利的策展名單中,既包括Darren Bader和理查德.普林斯(Richard Prince)等概念藝術魔術師,也不乏伊莎貝拉.杜克羅特(Isabella Ducrot)、喬治婭.加德納.格雷(Georgia Gardner Gray)等技藝精湛的具象畫家。

Stefan Benchoam在危地馬拉城經營Proyectos Ultravioleta藝廊,他對Coles在合作藝術家的選擇標準上深表贊同,這位藝廊主坦言道:「我們更看重藝術家突破與拓展藝術範式的能力,而非僅僅關注市場反響。」他代理了當地一些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家,包括Naufus Ramírez-Figueroa、Vivian Suter、Edgar Calel和José Galindo。

Coles於1997年開始創業,她堅信,不斷擴大藝術家陣容是保持前沿性的關鍵,同時她也提及最近加入其項目名單的四位藝術家,Karimah Ashadu、Meriem Bennani、Diego Marcon和亞瑟.賈法(Arthur Jafa),他們都以影像為創作媒介。「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我認為許多用動態影像創作的作品確實精彩詮釋了我們所處的時代,」她補充道。

創作出具有創新性的作品僅僅是要素之一,但若作品沒有曝光,便無人關注。因此,尋找展覽途徑至關重要,但這未必意味著要在傳統空間展出。正如巴塞爾藝術展邁阿密海灘展會「藝匯經線」(Meridians)展區的資深策展人兼教育家亞斯米爾.雷蒙德(Yasmil Raymond)所言:「人們往往高估了傳統空間,如果你正在進行創作,也準備好展出作品,就應當一往無前。像湯瑪斯.赫胥宏(Thomas Hirschhorn)那樣,將作品置於車窗或人行道上,又或是效仿里爾吉.迪拉瓦尼(Rirkrit Tiravanija),當年為了生計當搬運工時,他就在卡車裡辦展。一切在於想像力與幽默感。」

還有一個解決方案,即藝術家將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中,為自己的作品打造展示環境。許多藝術家選擇經營自己的空間,展出自己和朋友的作品,有些人甚至在此過程中轉型為藝廊主。Benchoam正是循此軌跡發展,他坦言最初與同伴共同創立Proyectos Ultravioleta藝廊,正是出於展示自身作品的訴求。對藝廊主而言,擁有藝術家實踐經驗也能成為競爭優勢。Nuri Koerfer是一位常駐柏林的藝術家,因創作色彩鮮豔、探出動物頭造型的傢俱而聞名。她表示,自己開始與主代理藝廊Lars Friedrich合作,部分原因在於「Lars本人就是藝術家出身,這讓彼此初次交談就倍感親近。」

在這個行業裡,傳統B2B模式有時令人卻步,而人際關係的建立往往具有決定性意義。Koerfer與Friedrich不僅在藝術理念上契合,在正式合作前,就與他代理的多位藝術家私交甚篤。藝廊往往也是藝術社群,Coles當年正是在莎拉.盧卡斯(Sarah Lucas)和約翰.柯林(John Currin)(這兩位以不落俗套且有時具有爭議性的作品聞名)的倡議下創立藝廊,近三十年後,她依然代理他們。 誠如Benchoam所言:「與藝術家的合作總是始於友誼或長談,這個過程是自然而然的,沒有固定的模式。」

這些合作關係往往始於藝術家的職業生涯早期,通常在藝術學院求學期間。儘管世界各地有數百所藝術院校,但能與德國法蘭克福造型藝術學院(Städelschule)聲望相提並論的卻屈指可數。2020年至2024年,Raymond不僅擔任該校院長,還同時執掌其附屬美術館法蘭克福門廊藝術中心(Portikus)。法蘭克福造型藝術學院之所以備受推崇,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校友與教職員的聲譽和影響力,其現任及歷任成員名單堪稱當代藝術名人錄:梁慧圭(Haegue Yang)、艾米.希爾曼(Amy Sillman)和Willem de Rooij都曾在此執教,安妮.伊姆霍夫(Anne Imhof)、傅丹(Danh Vo)和西蒙.丹尼(Simon Denny)都畢業於此。每年舉辦的「Rundgang」學生作品展吸引全球藝廊主到訪,教師們也常將學生引薦至合作藝廊。

作者及圖片標題

Karim Crippa是巴塞爾藝術展巴黎展會的傳訊主管及巴塞爾藝術展高級編輯。

頁頂圖片標題:2025年巴塞爾藝術展巴塞爾展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