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Lotus L. Kang的藝術魔法

這位在惠特尼雙年展備受讚譽的加拿大藝術家,用光敏且易變的材料,探索轉瞬即逝之美與其背後的深意

當Lotus L. Kang還是她口中的「初出茅廬的小藝術家」時,她經常致電家鄉多倫多的照片沖印店,詢問是否有剩餘材料。「我就像他們的小寄生蟲,」Kang坦言,「我把他們所有的邊角料都拿走。」一天,一家沖印店給她打電話,說他們有卷不需要的未開封相紙。「我說我馬上就到。」Kang的工作室離這家沖印店步行僅需十分鐘。當她把這卷紙扛在肩上時,Kang立刻意識它太重了,不可能是普通相紙。原來那家沖印店不小心把一卷工業級的攝影菲林給了她。

2023年,Lotus L. Kang在Chisenhale Gallery展出作品《In Cascades》現場,照片由Andy Keates拍攝,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23年,Lotus L. Kang在Chisenhale Gallery展出作品《In Cascades》現場,照片由Andy Keates拍攝,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Lotus L. Kang在她的溫室中,她在此沖洗了很多作品。
Lotus L. Kang在她的溫室中,她在此沖洗了很多作品。

自此,她反覆利用這種材料創作,比如她在2024年惠特尼雙年展上的裝置作品《In Cascades》(2023)。長捲菲林垂墜而下,表面帶有赤褐色條紋,底部以鋁製鑄件固定。Kang 將這種材料稱為「皮膚」,其質地輕薄如紙,使她的作品能夠深深觸動人心,引發人們對人體、記憶和身份的滲透性的思考。Kang說:「這些皮膚具有誘人的開放性,有一種揮之不去的感染力,能在觀眾心中留下某種痕跡。」這種材料能夠隨著光線不斷變化,這種易變的本質對Kang來說格外迷人,在她看來,菲林上轉瞬即逝的變化,正反映了國家物理邊界和建構過程的可滲透性。

現居布魯克林的Kang,經常從她的韓國文化背景中汲取靈感,並頻繁在作品中融入隱晦的自傳性元素。在她的系列作品「Receiver Transmitter」(2023)中,Kang將她在生日當天進行的家族傳統儀式和記錄她38歲身體的照片藏在了在摺疊的日式榻榻米之中,以此反思韓國與日本之間複雜的歷史,並呼應她的祖母在38歲時從北韓越過三八線到達南韓的經歷。「我從未完全感覺自己是韓國人,」Kang說,「我也從未完全感覺自己是加拿大人。我彷彿是兩者的混合體,卻不屬於任何一方。」

2023年,Lotus L. Kang在溫哥華Contemporary Art Gallery展出作品《Receiver Transmitter (Intervertebral)》,照片由Rachel Topham Photography拍攝,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23年,Lotus L. Kang在溫哥華Contemporary Art Gallery展出作品《Receiver Transmitter (Intervertebral)》,照片由Rachel Topham Photography拍攝,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23年,Lotus L. Kang在Chisenhale Gallery展出作品《Receiver Transmitter (Perilla Frutescens)》現場,照片由Andy Keates拍攝,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23年,Lotus L. Kang在Chisenhale Gallery展出作品《Receiver Transmitter (Perilla Frutescens)》現場,照片由Andy Keates拍攝,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在下個月的柏林藝術周(Berlin Art Week),Kang為Julia Stoschek Foundation創作了一件新的菲林裝置作品。作為群展「After Images」的一部分,Kang的作品將與其他藝術作品在空間中展開對話。「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Kang承認,她通常要等到作品完成很久之後才能完全理解自己的作品。「藝術創作依靠直覺,只有回過頭去審視,我才能完全理解其深層含義。但我很期待看到大家對作品的看法。」

作者及圖片標題

Lotus L. Kang由Franz Kaka藝廊(多倫多)和Commonwealth and Council藝廊(洛杉磯,墨西哥城)代理。

惠特尼雙年展將由即日起至8月11日舉行。

Duncan Ballantyne-Way是一位常駐柏林的作家、編輯和藝評人。

頁頂圖片標題:Lotus L. Kang肖像,圖片由藝術家提供

2024年8月9日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