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爾藝術展巴黎展會總監Clément Delépine曾說:「『藝新領異』(Premise)展區是一個消融既定定義的空間。我們質疑藝術作品、展覽和敘事的本質。」在2025年的巴黎展會上,「藝新領異」展區將匯聚十間藝廊,呈獻九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藝術項目。

羅伯特巴里(Robert Barry,1936年生於紐約)
由Martine Aboucaya藝廊(巴黎)呈獻

在未曾親睹作品的情況下,觀者是否能夠對其產生體驗?作為概念藝術的代表人物,羅伯特.巴里將展覽空間轉變為無形場域。在策展人兼藝術史學家Mathieu Copeland的指導下,五件創作於1969年的非物質作品得以重新啟動,釋放出心靈感應、磁場能量、輻射波動與精神現象等無形力量。這些作品在問世五十年後煥發新生,承載著半個世紀以來的敘事與經歷。

Emily Kame Kngwarreye(約1914–1996,澳洲Alhalker)
Alan Lynch
(1926–1994,加州三藩市)
由Château Shatto藝廊(洛杉磯)呈獻

Emily Kame Kngwarreye和Alan Lynch,儘管來自迥異的文化語境,卻都脫離了西方既定的審美範式。前者作為澳洲原住民藝術家,晚年才開始繪畫創作。其作品是對故土的禮贊,亦是對其與土地深厚羈絆的頌揚——那些充滿儀式感的筆觸,漸漸演化作冥想式的創作,傳遞出她與自然的深刻連結。後者則深受曹洞宗(Sōtō Zen)影響,其紙本創作以有機形態與色彩,詮釋了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心世界。

達達米諾(Dadamaino,1930–2004,米蘭)
由Frittelli arte contemporanea藝廊(佛羅倫斯)呈獻

本名Eduarda Emilia Maino的達達米諾,顛覆了繪畫傳統。她通過對畫布的切割,營造出虛空,使作品周遭空間成為真正的視覺主體。光線、體積與「空洞」的巧妙運用,賦予其《Volumi》(1959–60)以勃勃生機。受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和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的啟發,她也開創了一種藝術語言,讓作品得以突破自身界限,與外部世界渾然交融。

作者及圖片標題
巴塞爾藝術展巴黎展會將於2025年10月24日至26日於巴黎大皇宮舉行,在此探索更多「藝新領異」(Premise)展區參展藝廊。

Yasmin Sarnefors是一位常駐巴黎的作家,也是巴塞爾藝術展內容與傳播助理。

頁頂圖片標題:Lee Shinja,《Spirit of Mountain》,1996,照片由Sebastiano Pellion di Persano拍攝,圖片由藝術家及Tina Kim藝廊提供

2025年9月15日發佈